多家国际机构预计,2022年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和发达经济体的预测增速。展望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面临几大挑战:美欧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出口增长困难,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地缘政治问题所带来的不必要干扰等。尽管如此,亚洲经济仍将展现其增长底气和韧性。
(资料图片)
面对2022年全球性高通胀、乌克兰危机和新冠疫情等冲击,亚洲仍是世界经济中最耀眼的增长明星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的经济增速为4.4%,仍显著高于全球3.2%和发达经济体2.4%的预测经济增速。展望2023年,尽管面临外部需求减弱、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国际形势动荡等潜在挑战,亚洲经济或仍将展现其增长底气和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为4.9%和4.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贡献2023年全球生产总值增长的约75%。特别是,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和经济总体回升,将给亚洲经济增长注入巨大的新动能,预计各大机构都将调高对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的预测。
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最大的底气无疑来自中国。2023年,中国将会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随着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后,沉寂3年的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启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预计将会大幅超过过去3年的平均增速。投资需求方面,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等激励下,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2022年的增长态势,令人担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筑底后温和复苏。保持了2年较好增长势头的进出口贸易,虽面临诸多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挑战,也迎来了跨境人员流动增强、跨境商品检验检疫效率提升等利好,应能保持大体稳定。摩根士丹利在2022年12月中旬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充分显示了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回升不仅直接拉升了亚洲经济增速,更为亚洲和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的新需求,给各国商品出口、旅游复苏、投资收益等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价稳质优的中国制造商品也为各国抗击严重通货膨胀注入充足的信心。
2023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因其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有底气保持较高增长势头。东盟各国受益于自身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带来的投资机会,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通道。2023年,东盟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的内部条件没有发生负面变化,主要挑战在于欧美经济趋缓带来的出口放慢和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带来的金融冲击。但是,中国经济的回升会给东盟商品出口、投资和旅游等带来新的红利,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经济增速为4.9%,在考虑近期中国的政策调整后,应能上调至5%以上。
南亚的印度在度过新冠疫情的困难期后,迅速恢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服务业和出口的高增长。印度近期制造业和采矿业增长乏力,但消费者信心、电力供应和采购经理指数等指标都好于预期,各机构都看好印度2023年的增长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分别给予印度2023财年6.1%、7.2%和6.2%的增长预测。缓解通胀问题是南亚国家2023年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西亚主要国家在油气能源价格走高的2022年取得了不错的增长表现,比如沙特阿拉伯2022年的增速将超过7%。2023年在乌克兰危机长期化背景下,能源价格仍可能维持高位,且西亚各国的经济转型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2023年仍有望取得一个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稳定增速。
日本和韩国除了老龄化严重等长期问题,还面临企业成本上涨、公共债务扩大和出口增长遇阻等中短期问题。如不能排除外部政治干扰,积极与亚洲各国开展务实经济合作,其2023年经济增长将面临较多挑战。亚洲开发银行对日本和韩国2023年的增长预测分别为1.3%和1.5%。
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三大挑战,但亚洲地区拥有极强的韧性,或许能顺利克服这些难题。
一是美欧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出口增长困难。受供需两方面因素影响,美国和欧洲正经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美欧货币当局采取少有的紧缩货币政策稳定物价,却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总需求,使经济衰退概率大增,也给高度依赖出口的亚洲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速分别只有1.0%和0.5%。不过,美欧高通胀在2022年底逐步见顶回落,2023年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空间有限,市场焦虑有所缓解。此外,中国经济回升会给亚洲各国出口带来新增长点,特别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一体化机制作用下,亚洲内部大市场的重要性将逐步提高。
二是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2022年乌克兰危机将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全球价格推至高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使各国面临极大的通胀压力。乌克兰危机呈现的长期化趋势可能会使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对亚洲各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构成冲击。但亚洲内部能源合作和交易较为发达,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相对较低,且本身种植大量小麦,水稻在粮食中的占比较高,大多数国家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政治立场中立,受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较小。但也要警惕乌克兰危机可能的扩大化对亚洲经济增长造成的间接影响。
三是地缘政治问题给亚洲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必要干扰。美国正致力于开展大国竞争战略,积极在亚洲操弄、炒作地缘政治议题,试图挑拨亚洲国家间的关系,分裂亚洲经济一体化合作,给亚洲经济增长制造额外干扰。但绝大多数亚洲国家聚焦发展与合作,无意选边站,更不可能为域外国家的一己之私牺牲自己的大好发展前景。经过几十年努力,亚洲各国已形成高度的政治互信,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诸多高水平的经贸合作体系。比如RCEP以及最新建立的中国与海合会战略伙伴关系等都是亚洲全方位合作的典范。亚洲有能力、有韧性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和氛围。(胡 艺 作者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